有些話是在告白板上劇組會看對劇組說的,不想改了,直接貼上來。
======================================================
第一次看現場的舞臺劇,之前也只看過《暗戀桃花源》1999年版的DVD。
由於看得不夠多,所以對於《新社員》裡頭的場景佈置十分驚豔。不知是否現在的舞台劇都是如此呈現空間場景的呢?
將物件以翻立式展現;幾片牆面圖斜擺製造出透視的效果;玻璃部分以描圖紙代替,配合燈光表現出時間,這些都是我初次看到,很佩服當初想到如此呈現的工作人員的創意。
音樂部分不是由音控配合演出播放音樂,而是將樂團整個搬上舞台,這點子也令我十分讚歎!
對於在LIVE時喜歡看著琴鍵手跟鼓手的我來說真是種享受!但是戲實在是太精彩了,所以除了某些片段外,實在無法分神去看樂團ww
劇情一開始就表明是BL漫畫衍生的表演,所以有些微的不合邏輯的地方(第一次見面就貼緊緊的報班級名稱、在家穿浴衣、壁ドン......等),只要在BL漫畫這個大框架下,似乎就不會在乎那麼多了。
就如同莉莉絲所說的:『如果現實沒辦法跟漫畫一樣,那就是現實世界的錯!』
漫畫內是美好的,那現實世界為何如此坎坷呢?CP介於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主從組則完全是二次元的顯現,而成人組是不得不向殘酷的現實低頭的三次元。
藉由成人組來襯托主CP的青春洋溢,讓觀者感到些許心酸。
於是乎,又回到了那句話:『如果現實沒辦法跟漫畫一樣,那就是現實世界的錯!』
而就現實角度去看以三次元呈現的漫畫,也有好笑的要素。
點完名就下課、角色總是有著五顏六色的頭髮,這些是否有稍稍諷刺漫畫的意味呢?w
因為在BL漫畫裡幾乎每個角色都有他的屬性。
A屬性大多都是這種造型、B屬性一定要有這個道具輔助......等等......
實際觀看後發現有時是讀者自己被漫畫給框住了想法。
小安:
預告裡表現出來的小安就是個不擅言辭心靈脆弱有點娘受的感覺。劇場裡的小安從心靈脆弱變成了腦波弱w
不論是躺大腿、被告白後過於緊張喉嚨只能發出單詞,以及詢問前主唱:『解決什麼?』的表情的演役都相當吸引人,緊緊抓住觀者的視線。
阿廣:
全員染髮後帥氣程度直達天際,套句朋友的話:『神宮寺〈歌王子〉從螢幕裡走出來了!』
但隨著劇情一路推移,渣渣的阿廣也從攻被推到了受ww
能夠理解這角色所說的:
跟自己年紀差不多卻很有才華的人很討厭,以及不知道自己是喜歡對方還是羨慕對方的才華。〈大概是這樣?只看一次沒有記得很清楚〉
老吾:
我很討厭漫畫裡天然呆屬性的角色,因為有些作者描寫能力不足,呈現出來的是蠢而不是天然。
但在舞台上這三歲兒經由演員的詮釋以及劇本的設計上找到了天然呆的平衡點w
看著他雖然語氣有點遲疑,但仍說出:『那一定是意外』〈詳細台詞不太記得了,大概是這樣說吧?〉
可以真切地感覺得到他很單純的相信、並喜歡著阿廣。
對自己所追求的事物一心一意,同樣的也全心全意的對待自己的夥伴。
三三:
這角色不論是情報通還是執事屬性,實在太漫畫了,導致我一直無法融入......
而且執事屬性穿襯衫卻沒把衣服紮進去,看了超想幫他紮衣服的啊!!
但這或許也是我上面所說的:『有時是讀者自己被漫畫給框住了想法』
雖然捲褲管、捲褲管、捲褲管很好笑...
也很感謝因為我們強大的怨念而將超完美執事收錄CD內的工作人員們!
教官:
本命!!
屬性完全戳中我!禁慾、美人、外冷內熱、騷、糾結感、長靴!!
抵擋不了自己內心的慾望,衝上前去吻老師時真的......〈開花!!〉
訓話時的聲量、語調的頓挫都非常吸引我!!
是所有演員中換裝換最多的的吧w
我也是看別人的心得才發現點名老師也是小馬老師飾演的。
事後煙時,教官是背對老師低著頭蹲著,那時是否是懊悔自己的慾望戰勝了理智呢?
老師: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拿著扇子披著條狀物〈?〉華麗地跳著舞,說著氧化氫、氧化氮的退場w
天台上脫下T恤的動作十分狂野,令我心兒怦怦跳////
然後不得不說,犬夜叉的服裝是急著出場嗎?
還是材料的關係,衣服皺巴巴的,整體看起來很邋遢......
小八:明明是BL劇情,但人氣最高的卻是女性角色,這點真的很微妙w
我自己在投票時也是投給小八,雖然是女性角色,但除了成人組以外,內心描述的最深入的就屬小八了。
在觀看時當場就被『戀愛白痴』裡頭那句『友情是我最後的遊戲』給打到!
似乎許多人都對這句有感。
看過很多人的心得,有人覺得原本是T的小八最後發現自己喜歡的是小安。
但我自己卻覺得是:小安是同性戀,因為喜歡小安,所以小八才刻意打扮得像男生。
不知劇組在這裡的設定是哪一種呢?
莉莉絲:人說同性相斥,通常看漫畫看到裡頭有腐女角色大多不會有好感。
但這劇本將腐眾們的想法透過莉莉絲在『適當的時間』表達出來。
我一直覺得莉莉絲的說話口氣與聲音跟杜詩梅很像w
然後BL World裡的歌一小節裡塞入了好多歌詞,但這樣還是可以讓觀眾清楚得聽懂在唱什麼真的很厲害!!
整部劇不得不說跟放上網的預告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預告其實沒有很吸引人。
一度讓人以為跟日本以前拍的幾部BL電影〈EX;連片名都懶得想的BOYS LOVE〉是差不多類型的憂鬱走向。
當初是想這是台灣第一齣BL的舞台劇,好歹也去支持一下。
表現遠高於最初的期待,當然覺得物超所值。
但就預告的拍攝方面,實在是提不起興趣去看呢。
我身旁有同樣興趣的朋友不是不知道就是興趣缺缺。
這次的宣傳似乎只在某些使用平台上較有能見度。
或許將來新的一場舞台劇可以換個方式拍攝,或是換個宣傳模式。
當然此次已建立起了口碑,相信往後會更順利。
在冊子內以及宣傳影片中,都沒有看到對演員的深入訪談。
我很想知道演員們對於自己表演時的想法。
希望將來有出版寫真集、台本之類的刊物的話能夠收錄些演員們對作品的感想、對角色的揣摩。
前些天看了劇組人員寫的:『致謝:寫給在劇場相遇的你』
感謝你們呼應我們的熱情決定加演、收錄額外的歌曲,為我們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雖然無法出版DVD,但希望這個心願能在加演時實現。
希望資金調度、集資順利,能夠讓我們有機會看到加演時收錄的DVD。
雖然不知道加演何時會籌備好,但就像內文所說的:我們會準備好跨下的一團火來迎接《新社員》加演的到來。
也希望加演時能考慮其他縣市。
這次雖然獲得超出預期的迴響,但其實有一部分都是同一批人在二、三刷。
在台北加演,到時也還是同一批人在觀看。
無法真正做到將次文化藉由劇場走出去。
舞台劇是很多角色在場上各自展現自己,看一次只能知道劇情。但更多細結則需要二、三刷才能發現!!而不是台北人的我連二刷的機會都沒有...
當天來回台北、高雄,都快死掉了......
DVD還可以額外收錄排演花絮刺激買氣,或是乾脆學日本來個初回A、B、C盤!!送寫真、送日曆、送花絮......等。
迷妹們的財力是很強大的〈看著自己架上同一張專輯有四種不同版本〉
如果上述都沒辦法的話,那......至少出個現場收音的CD啊!!!
日本一些地下樂團出DVD沒那個量,都會改出LIVE CD!